今日观察!学校噤若寒蝉,谁的翅膀被禁锢?

博主:admin admin 2024-07-09 00:56:57 395 0条评论

学校噤若寒蝉,谁的翅膀被禁锢?

近年来,随着社会舆论环境的变化,一些学校为了规避风险,采取了愈发谨慎的态度,对校园活动、学生言行等方面加强了管控,甚至出现了一些看似“小题大做”的举动,引发了社会对“学校越来越胆小”的担忧。

学生个性被压抑,创新精神受限?

过度谨慎的学校管理,可能会对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。在追求稳定和安全的氛围下,一些学校可能会对学生言行进行过多限制,压制学生的个性张扬,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。此外,一些学校为了避免意外发生,可能会对校园活动进行严格管控,减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探索创新的机会,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。

应试教育思维主导,忽视学生全面发展?

一些学校“胆小”背后的原因,可能与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维有关。为了提升升学率,部分学校过度重视考试成绩,而忽视了学生德育、体育、美育等方面的发展,也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鼓励。这种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,容易使学生产生功利性的学习态度,抑制学生探索未知、追求真知的热情。

安全第一无可厚非,但不能矫枉过正

确保学生安全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,但过度追求安全却可能会适得其反。学校应该辩证地看待安全问题,在保障学生基本安全的前提下,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冒险和挑战,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、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,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,为学生创造展现自我、锻炼能力的机会。

营造宽容包容的校园氛围,呵护学生健康成长

学校应该摒弃“唯分数”、“唯升学”的观念,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为学生营造一个宽容、包容的校园氛围,鼓励学生独立思考、勇于创新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同时,学校也应该加强与家长、社会各界的沟通,共同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。

还需要追问:谁是真正的受益者?

当学校变得越来越“胆小”,谁才是真正的受益者?学生?家长?还是那些唯升学率、唯GDP的利益相关者?值得深思的是,在过度追求安全和稳定的背后,我们是否正在牺牲学生的宝贵个性和创造力,以及教育的本真目的?

结语

学校是传授知识、培育人才的场所,不应该被过度谨慎的态度所束缚。学校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育人职责,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自由探索、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,呵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,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。

八十年代情怀再现:电视剧《我们的日子》致敬普通人家平凡生活

北京 - 由著名导演孔笙执导,编剧王小山、李编剧团队联合创作的年代剧《我们的日子》正在央视一套热播,该剧以北方小城为背景,讲述了1980年代三个家庭两代人之间相濡以沫、共度难关的故事。剧中细腻的剧情、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对八十年代生活细节的精准复刻,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,收视率一路攀升,成为近期最受关注的年代剧之一。

《我们的日子》以刘家、王家、东方家三个普通家庭为缩影,展现了八十年代普通人家平凡而温馨的日常生活。剧中,孩子们在简陋的教室里刻苦学习,大人们为了生计辛勤劳作,邻里之间互帮互助,共同度过了一个个难忘的岁月。

为了更好地还原八十年代的真实生活,剧组在场景搭建、服装道具等方面都下了功夫。剧中的街道、房屋、商店等都经过精心设计,力求还原当时的真实面貌。就连剧中人物的服装、道具也都是从那个年代搜集来的,充满了年代感。

除了对生活细节的精准复刻之外,《我们的日子》还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。剧中的刘家一家、王家一家、东方一家性格各异,却都充满了生活气息。他们的喜怒哀乐,他们的酸甜苦辣,都深深地吸引着观众。

《我们的日子》的热播,不仅勾起了观众对八十年代的回忆,也引发了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思考。剧中人物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,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。

《我们的日子》:致敬普通人家平凡生活

《我们的日子》不仅仅是一部年代剧,更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佳作。它以温暖细腻的笔触,展现了普通人家平凡而温馨的日常生活,讴歌了普通人的善良、坚韧和乐观,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。相信这部剧将会在观众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记。

The End

发布于:2024-07-09 00:56:57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安寒新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